查看原文
其他

董丹申 陈建 陈璐 | 和合共生 消融边界——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规划设计

董丹申等 CA当代建筑
2024-09-07

全文刊登于《当代建筑》2022年第7期 p20-23

作者简介


董丹申 | Dong Danshen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总建筑师,浙江大学平衡建筑研究中心主任


陈建 | Chen Jian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五建筑院院长

陈璐 | Chen Lu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五建筑院副院长


摘要: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打破了“围墙内办大学”的传统城校关系,提出了“共享区”的规划方案,消融了大学与城市的边界,增强了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项目积极探索“三院一体”医科模式下的创新,秉承“共享、开放”的理念,聚焦“人本为先” 的核心,打造一所临水融城、传承文化、面向未来的大学校园。

关键词:和合共生 ;消融边界 ;开放 ;共享


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


在线阅读

1 前言

现代大学的雏形诞生于11世纪的欧洲,与之相应的现代大学精神也随之出现。大学精神崇尚科学、自由、思辨和创新,同时也不乏社会及人文关怀。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的运用、人工智能的进步等技术的革新,给校园形态和教学方式带来了重大冲击。因此,大学精神也随之呈现出动态平衡的特征:首先是对历史的传承;其次是以开放、包容的胸襟不断创新;最后是应对时代的变迁,推动教育理念不断革新。面向未来的校园规划,应遵循“人本为先”的核心,与时俱进,使校园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

2 建设背景

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是浙江大学和义乌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一带一路”国家倡议,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学校“双一流”建设总体战略,在浙江省义乌市设立的具有国际化、高水平、研究性特色的高等医学教育机构。医学院的建设旨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高等教育与健康产业发展服务,培育一流的医学科研人才和健康行业领导者。学院主要规划设置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医学相关学科,并通过与人文、社科、理科、工科、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新医科”体系。该学院在学科建设内容上与浙江大学医学院本部相对错位,形成互补,计划师生规模约5 000人。

3 规划结构

项目位于浙江省义乌市双江湖新区科教园区,毗邻双江湖且紧邻甬金高速。基地东临青云大道,西临湖山路,南临疏港快速路,北临科圣路。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 000亩(约66.7 h㎡),其中一期用地总面积为560亩(约37.3 h㎡),建筑面积为 400 000 ㎡,二期用地总面积为400 亩(约26.7 h㎡)。项目一期投资额约为32.2亿(图1)。

1 整体鸟瞰

项目整体规划结构呈现“一心、二轴、三环、四组团”的布局特点。

一心 :以中央湖景为规划中心,传承浙江大学一以贯之的依江纳湖的水文化传统,并通过水系作为整体布局的重点,串联一期、二期和附属医院。

二轴 :通过仪式感、秩序感极强的“十”字形经典空间轴线,并结合场地高差变化,形成独特的校园环境,使古典秩序的一期和自然生态的二期并行,互为关联。

三环 :设计构建了目前领先国内校园建设标准的全天候交通体系。校园内设置外环道路供车辆行驶、设置内环道路供行人步行,在地下构建宽12 m、净高 3.6 m的地下环路,连通各个组团(图2),使车、货、实验污物均在地下环路出入,并设置设备管廊,使地下环路成为多功能复合的校园主动脉。地下环廊漫步道、环湖慢跑道及校园骑行道,共同构建了多维立体的慢行体验。

2 地下漫步环廊

四组团 :根据校园建筑功能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设计布置学术交流组团、科研组团、生活组团、教学组团,使组团与地块南侧的附属医院形成空间互动,达成四位一体的学科创新性格局。

4 设计策略

边界通常指事物的边缘、界限;边界的存在限定着物理、心理的界限。在建筑学的层面上,边界的定义通常分为两个层次 :它可以是一个实体,一个空间,一个场所,即看得见的分界;也可以是一种功能,一种服务,一种理念,即看不见的分界。突破边界引起的量变或质变,可以使边界的不同部分同时保持积极、主动的意义。关注边界、突破边界、消融边界是对建筑创作的有益思考。

在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项目设计中,设计创作思考的边界内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传统的边界关系正在消失,边界将被重新定义。“共享、开放”将成为设计的主要精神,从而应对现代大学从“功能至上”向“人本主义”的递进,从“学科独立”向“多位一体”的转变,从单一空间向情理兼容空间的演进。大学精神正通过设计追寻新的归宿。

4.1 城市与校园的边界

当代大学不应是象牙塔,而应是学生接触社会、大学反哺城市的场所,最终达成大学与城市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共同构建出一种和合共生的关系,这也是一所大学对其所在地应有的责任和态度。因此,设计尝试打破传统城市与校园的边界:

首先,设计提出了“开放式校园”的设计理念,积极利用场地与市政道路现有的高差,建设一座“高台上的大学”。设计通过景观化的手法,实现了城市空间与校园空间的软性分离(图3),并通过移动端的无人机、巡航机器人,固定端的摄像头、智能门锁、电子围栏等技术手段,实现了校园的有序管控。设计通过上述措施消除了大学管理者的疑虑,从而真正实现了一所没有围墙、面向城市开放的大学。

3 开放的主入口及抬高的校园

其次,在介入项目初期,设计对科教园区上位规划提出了“共享区”的概念,通过统一建设“共享区”内的学术大讲堂、体育场馆,避免了科教园区内各所大学的重复建设,并通过“共享区”促进了不同学校之间的互动。随后,规划设计引入水系贯穿校园、附属医院,连接义乌江,并打造一条连接双江湖、串联“共享区”、服务高校群的科圣路景观大道,形成“一带一路”的景观交织结构,暗合浙江大学海纳江河的浩荡气魄。校园内的滨水城市绿道和城市中的景观大道交织在一起,向城市有序开放,广场、草坪、樱花大道、滨水绿道编织交融,使校园景观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达成了城市景观与校园景观的共享、共融。

最后,校园内的部分建筑通过智能化管理,实现面向城市的有序开放。校园内的运动场(图4)、校史馆、学术交流中心、沿街商业面向城市开放,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也成为校园社会化属性的拓展。校园不设大门,人们可从东侧主入口拾级而上,标志性的中央湖面景观(图5)、中心建筑均向市民开放,成为市民生活的聚集地,真正地实现了“为人民而设计”,使大学精神更好地起到对大学所在地市民在精神上的教化作用。

4 向市民开放的运动场馆

5 中心湖景

4.2 教学与实践的边界

设计分析研究了牛津大学医学院、哈佛大学医学院等国际一流大学的案例,并对这些一流院校的办学规模、教研比例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国际一流医学院的科研规模远远大于教学规模,且更注重临床与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因此,传统的教学、科研与临床实践相割裂的模式亟待改变。

首先,在管理模式上,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创新性地采用了医学院、附属医院、健康研究院“三院一体”的管理模式,“一套班子”管理三个机构,将原本相对割裂的教育、实践、研究统一纳入同一个管理机构,打破了原有高等医学院教育、科研与临床实践的边界。其次,在规划设计上,设计充分考虑医学院和其东侧附属医院的协同设计,通过地下通道将医学院与附属医院紧密相连,方便彼此功能的互联互享。最后,本项目除了设置满足师生教学、生活的基础设施外,重点强化了教学、科研、培训、临床的协同发展。项目设立了约50 000 ㎡的学术交流中心,打造以医学院为平台的医学交流学术高地。对标国际一流医学院的科研规模,设立了约120 000 ㎡的实验科研组团(图6),并以其为中心,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学术交流、学科教学、临床实践等空间,打造“四位一体”的医学综合体。

6 园中园的科研组团

4.3 课堂内与课堂外的边界

传统校园规划建筑的尺度较为疏离,外部空间欠缺活力,师生被固定在自己的“区域”无处可去,隔离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当代大学强调学科间多专业、多角度的合作互动,故在教学空间的设计上体现了多样性与可变性。教学空间逐渐由“课堂”延伸至校园的开放空间,开放的教学空间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更契合当代大学生的行为特征。因此,有温度、有情感、有活力的空间成为校园场所设计的基本目标。

在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的项目设计中,设计始终强调将公共的交流空间带到学校的每个角落,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最大化,让课堂之外的场所像城市空间一般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各组团的功能设计上,设计提出了“综合体”的复合型功能模式(图7),教学、实验、阅览、餐饮、社团等功能被充分糅合在一起,使建筑功能不再是单一性的,从而激发了场所的活力和强大的吸引力。在户内,灵活可变的开放式空间有效地满足了校方对具体功能的要求。同时,设计特别强调对适宜的小规模交叉科研团队交流场所的塑造,多义性的非教学空间可以应对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和国内外师生的科研、工作、生活习惯。设计师在与校方充分沟通后,达成一致的部分“留白”空间,被用以应对未来教学模式发展的需求。在户内与户外之间,空间的边界更加融合 :连廊、骑楼、露台、下沉庭院等边界空间,除了起到遮风避雨、采光通风的作用外,还成为最具活力和国际范的,供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高谈阔论、畅谈欢聚的场所(图8)。设计在地上重要建筑间设置风雨连廊,打造“5分钟步行圈”;地下设置环廊漫步道,并投入无人车、无人机快递试点,使得人畅其行、车畅其道、物畅其流——真正地打造了校园内遮风避雨、全天候步行的空间,实现了师生在校园里低头走路思考、抬头观景畅想的场景(图9)。

7 教学综合体

8 户内、户外交融的骑楼空间

 9 低头走路思考的学生街

4.4 传承与创新的边界

大学精神既是对过往历史积淀的传承,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突破的过程。将其反映到校园设计实践中,生搬硬套、以旧为美或脱离当下的求新求异,均为不甚理想的策略,动态的平衡才是应对当代校园设计的最佳策略。

在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的项目中,设计始终强调传承与创新的融合。在建筑风格上,设计体现了国际化校园的多元融合,既有展现医学院历史厚重感的新古典风格做整体风貌的基调(图10),又有展现医学院技术先进感的现代风格做点缀(图11),特别是行政楼(图12)和体育馆单体建筑,设计分别使用了大跨度、大悬挑的转换结构和清水混凝土加张弦梁结构,体现了这两座校园中心现代建筑轻盈的力学美感。多元风格的融合共同传达医学院的高贵感、技术感,以及精英化、国际化的精神风貌。同时,“以浅色砂岩为基调,砖红色为点睛”的色彩规划,也巧妙地继承了“浙大红”的传统。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在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基调下,融合了东方文化与浙江大学的元素,将东方的浪漫恬静和西方的理性秩序相结合,营造国际品质与东方气质兼具的校园环境。其中,校园场地内的古树和古戏台都得到了巧妙保护。古戏台通过与现代玻璃方盒造型的结合,呈现古今交融的新颖风貌,设计在恢复其固有观演功能(图13)的同时,置入了观湖接待的功能,赋予了其新的建筑使命。在整个校园场地被抬高的前提下,设计利用下沉广场的手法对古树进行原地保护,环绕古树设置的层层台阶赋予了古树交互的功能。

10 新古典的科研楼

11 现代风格的图书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